涪江24小时
/ 新能源
全球首个百兆瓦级重卡超充站在北川正式投运
2025-08-23
绵阳日报
新能源
物流
环保
全球首个百兆瓦级重卡超充站在北川正式投运,采用华为兆瓦超充设备,可实现‘充电5分钟,行驶百公里’。该站设计电力容量达100MW,目前已有18个1.44MW超充车位和108个600kW液冷超充车位投入使用,每日可服务700辆电动重卡。此外,该站还采用了‘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推动物流运输迈向‘零碳’化发展。
全球首个百兆瓦级重卡超充站在北川正式投运
2025-08-23
绵阳日报
新能源
物流
环保
全球首个百兆瓦级重卡超充站在北川正式投运,采用华为兆瓦超充设备,可实现‘充电5分钟,行驶百公里’的高效补能,推动物流运输迈向‘零碳’化发展。
“智改数转”增效“ 绵阳造”新能源充电产品破百万大关
2025-08-15
绵阳日报
智能制造
新能源
工业制造
绵阳领充创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其首个100万台新能源充电产品正式下线,上半年产能同比增长90%,产值同比增长285%,展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该公司通过‘智改数转’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显著提升,并成功获得IATF16949认证,计划下半年新增电源模块产线,目标全年产能达60至80万台。
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三主两特”产业不断向“新”提质
2025-08-07
绵阳科技城管理委员会
科技创新
工业经济
新能源
绵阳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的‘三主两特’产业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了显著增长,特别是高端能源装备产业增速高达40.2%,企业如正能新能源凭借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获得了市场的认可,销售额同比增长168%,并预计全年销售额将达到1.8亿元。
科技城观察|从磁性材料到磁性材料和电机新增“电机”,意在何处?
2025-07-25
四川日报
科技
产业经济
新能源
绵阳科技城通过‘磁材+电机’的产业模式,推动磁性材料产业向下游电机产业延伸,旨在打造‘西部磁都’。该地区利用科研和技术优势,吸引重点企业和行业龙头,构建一体化发展模式,预计到2027年培育30家规上企业,产值超过110亿元。
绵阳成立燃气技术研究中心 解锁新能源材料国产替代新路径
2025-07-24
川观新闻
科研
新能源
新材料
绵阳科技城燃气技术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将重点聚焦燃气输配与智慧化、综合能源应用、新能源与新材料三大领域,推动关键技术突破与产业落地。首个立项项目涉及等离子体裂解甲烷制纳米级导电炭黑联产氢气的技术研发,旨在实现材料国产替代并形成循环经济模式。
新能源汽车里的经济活力(人民时评)——半年报里看信心①
2025-07-23
绵阳科技城新区
经济
新能源
汽车
中国经济半年报显示增长态势良好,新能源汽车表现尤为突出,产销同比增长并出口激增。这得益于对需求的挖掘与满足,技术创新以及产业生态的优化与升级。
新能源汽车里的经济活力(人民时评)——半年报里看信心①
2025-07-23
安州文旅
经济
消费
技术创新
新能源
中国经济半年报显示增长态势良好,新能源汽车表现尤为突出,产销同比增长均超过10%,出口增长75.2%。这得益于对消费潜力的挖掘、创新的突破以及产业生态的优化。
喜报!新区再添2家“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
2025-07-16
绵阳科技城新区
科技
企业
新能源
绵阳市第九批院士(专家)工作站名单公布,新区企业四川成科国重新能源有限公司和四川帝威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入选。这些工作站旨在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重点企业和产业的技术升级和发展。
【游仙】绵阳港旗储能电站(一期)加速建设
2025-06-19
绵阳日报
能源
新能源
电力
绵阳港旗游仙区300MW/600MWh电化学储能电站(一期)项目正在加速建设,预计6月30日前实现并网。该项目对提升电网运行效能和促进可再生能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是绵阳在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突破。
迈为科技新能源装备产业化项目正式开工 又一新能源项目落户绵阳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
2025-06-19
绵阳科技城管理委员会
新能源
工业
四川迈为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装备产业化项目在绵阳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正式开工,总投资12亿元,预计2026年7月建成。该项目将主要从事新能源装备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进一步完善绵阳新能源产业链条。
绵阳创明新能源首批电池出海
2025-06-17
绵阳日报
新能源
出口
制造业
绵阳创明新能源公司的首批32系列宽温全极耳长寿命型磷酸铁锂大圆柱电池出口海外,这批电池能在-30℃至60℃的温度范围内稳定工作,适用于多种领域,受到海外客户的欢迎。公司计划扩大产能并拓展欧美、东南亚等市场,助力绵阳打造西部地区圆柱形锂电池生产基地。
绵阳创明新能源首批电池出海
2025-06-17
绵阳日报
新能源
出口
制造业
绵阳创明新能源公司生产的首批32系列宽温全极耳长寿命型磷酸铁锂大圆柱电池已出口海外。这批电池具备优异的高温性能和长寿命特点,适用于多种领域。公司计划扩大产能并开拓国际市场,助力绵阳打造西部地区圆柱形锂电池生产基地。
新能源公交车采购项目招标公告
2025-06-13
公交集团
新能源
招标
政府采购
绵阳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布了新能源公交车采购项目的招标公告,招标方式为公开招标,招标文件获取时间为2025年6月13日至2025年6月20日,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时间为2025年7月3日10:00。
以旧换新换出增长新动能
2025-06-07
健康梓潼
经济
汽车
新能源
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达412万份,4月份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渗透率达51.5%,显示出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对市场的影响。
绵阳炘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高效太阳能电池智能制造技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2025-06-04
环境影响评价
新能源
绵阳炘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高效太阳能电池智能制造技改项目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公示,项目总投资1.55亿元,主要用于激光烧结技术、210大尺寸升级等。通过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项目预计能实现废水、废气、噪声和固体废物的达标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长虹三杰新能源有限公司关于招聘采购专员岗位拟录用人员的公示
2025-05-28
长虹集团
招聘
新能源
长虹三杰新能源有限公司公示了一名拟录用的采购专员,公示期为2025年5月28日至2025年5月30日。该职位要求40周岁以下,本科及以上学历,且需有2年以上制造型企业采购工作经验。
集群成势共同打造绵阳氢能产业链
2025-05-16
绵阳日报
新能源
智能制造
产业链
锦宜氢能公司已进入试生产阶段,预计今年产值上亿元。公司总投资3.05亿元,拥有国内领先的技术,主要产品包括氢燃料电池发动机、氢能电站和膜电极。其产品优势在于清洁无污染、转化效率高、低温性能好。公司落户绵阳旨在依托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打造政府级氢能产业运营基地,与本地氢能产业链企业建立合作,共同完善产业链。
从汽车产销、外贸大盘看中国经济前景
2025-05-14
人民日报
经济
汽车
新能源
外贸
文章从中国汽车产业和外贸数据入手,分析了中国经济的韧性与前景。通过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和科技创新的推动,展示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并强调了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性。
“绵阳造”热电联供PV/T组件和供暖制冷交换机发布
2025-05-13
绵阳日报
科技创新
环保
新能源
绵阳企业在科技创新成果发布会上推出了自主研发的‘热电联供PV/T组件和供暖制冷交换机’,该产品集成了热能收集功能,提升了太阳能综合利用率,并能为建筑提供高效的供暖与制冷服务,有助于降低用户的能源费用。
科技城智能制造产业园光伏项目并网 在屋顶“种”绿电
2025-04-25
川观新闻
科技
环保
新能源
中国(绵阳)科技城智能制造产业园成功并网8MW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预计年均发电量671万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455吨。该项目有助于打造零碳园区,为企业提供绿色电力,缓解用电高峰压力。
一季度汽车产销量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2025-04-11
央视网
汽车
经济
新能源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信息显示,2023年一季度汽车产销量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表现尤为突出,销量占汽车总销量的41.2%,整车出口也保持增长趋势。
关于绵阳科技城新区拟申报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奖励资金项目的公示
2025-03-28
绵阳科技城新区管理委员会
公示
新能源
绵阳科技城新区拟申报多个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奖励资金项目,并进行为期五个工作日的公示,涉及多种类型的充电站项目。
交通运输部公路局答网民关于“增加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车位”的建议
2024-11-01
中国政府网
交通
新能源
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回应了关于增加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车位的建议,指出随着新能源汽车流量增长,充电设施需求增加,目前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累计建成充电桩2.88万个。部门采取措施加快充电设施建设,引进移动充电设施,优化布局,并开发了‘e路畅通’小程序提供充电场所查询服务,以解决高峰期充电排队问题。
绵阳创明新能源项目首期生产线投入生产
2024-09-02
工业
新能源
绵阳创明新能源项目首期全自动数字化电芯生产线投入生产,标志着该项目向打造西部地区领先的大圆柱形锂电池生产基地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该生产线采用尖端工艺技术,实现高效能与高品质,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四川省能源局关于印发《四川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的通知(川发改能源规〔2023〕137号)
2023-04-10
发改委
政策
新能源
四川省发布《四川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明确充电桩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细则,推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科学布局和有序发展。
百亿级新能源项目落户绵阳
2022-09-22
经信局
新能源
招商引资
绵阳市涪城区签约并开工创明新能源项目,总投资120亿元,占地900亩,将建设全自动电芯生产线及储能板块生产制造基地。该项目填补了绵阳新能源产业尤其是储能电池产业的空白,有助于形成产业协同并吸引相关企业落地,加速构建新能源产业集群。
蜀ICP备20210201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