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江24小时
/ 生态文明
生态环境部部长:里程碑意义的五年
2025-09-23
国新网
环保
生态文明
政策
生态环境部部长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包括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新成效、绿色低碳发展迈出新步伐、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实现新进展、生态环境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以及在全球环境治理中彰显新担当等方面的内容。
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念...
2025-08-19
人民日报
环保
生态文明
绿色发展
文章总结了中国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方面的成就和实践,强调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作用,并展示了各地在环保领域的具体措施和成效,如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治沙工程、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等。
共赴绿色之约——绵阳市生态环境系统深入开展全国生态日主题宣传...
2025-08-18
涪城、游仙、三台、盐亭、平武、北川生态环境局
环保
生态文明
宣传教育
绵阳市生态环境系统在2025年全国生态日期间,通过多种形式的主题宣传活动,深入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增强公众环保意识,推广节能减排和绿色生活方式,强调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的协调统一。
黄润秋部长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
2025-08-06
人民日报
生态文明
环保
绿色发展
黄润秋部长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强调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文章回顾了该理念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未来将深化美丽中国建设、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以及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措施。
学思践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加快推进美丽绵阳建设—绵阳市推动绿...
2025-06-20
办公室、人事科
教育培训
生态文明
环境保护
绵阳市举办了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旨在提升干部的业务水平和履职能力。培训聚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涵盖新污染物治理、碳达峰碳中和等多个领域,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增强干部对绿色发展的理解和推动能力。
六五环境日 | 共谱生态乐章,绵阳各地奏响绿色主旋律!
2025-06-09
涪城、游仙、安州、江油、三台、梓潼、盐亭、平武、北川生态环境局,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经开区、仙海区生态环境部门
环保
生态文明
宣传活动
绵阳市各地围绕‘美丽中国我先行’的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六五环境日宣传活动,包括互动体验、成果展示、环保签名墙、徒步活动、环保设施开放参观等,旨在提升公众环保意识,推动美丽绵阳建设。
世界环境日丨碧水青山织锦绣 生态仙海展新颜
2025-06-05
绵阳仙海区
环保
旅游
生态文明
四川仙海区在世界环境日之际,展示了其生态环境提升的成果,包括亲水绿道的升级、植绿行动的推进、污水处理厂的高效运转以及文旅项目的丰富。该区通过实际行动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旨在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新城。
共赴美丽之约!六五环境日活动剧透来啦~
2025-06-04
绵阳新闻网
环保
生态文明
公益活动
在六五环境日来临之际,绵阳将举办一场以‘美丽中国我先行’为主题的生态文明宣传活动。活动将结合会议和展览形式,展示生态建设成果,并通过线上线下互动环节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
“仙海绿道 邀您同行”——仙海区举行健步走活动
2025-05-28
绵阳市仙海水利风景区管理委员会
生态文明
活动报道
绵阳市仙海区举行了一场名为‘活力仙海健康同行’的健步走活动,参与者沿着新升级的环湖绿道欣赏美景,感受生态建设成果。环湖绿道一期项目已完工,未来将建成30公里的郊野型二级绿道,预计举办多项体育赛事。
我市聚力消除生态"痛点"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画卷
2025-04-23
绵阳日报
环保
生态文明
耕地保护
生态修复
绵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通过世界地球日主题系列活动,增强了公众的环保意识,并协同推进耕地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平武县设立田长和网格员,形成耕地保护新格局,累计整改恢复耕地7.61万亩。同时,绵阳市还针对历史遗留矿山进行生态修复,目前已实施12个项目,修复面积达10余亩。
左永祥在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第十七次全体会议上强调:着力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夯实绵阳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本底
2025-04-22
绵阳日报
环保
生态文明
城市发展
左永祥在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第十七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夯实绵阳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基础。会议还讨论了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等工作。
涪江凯江两江绿水铸就生态美城丨绵阳:绿色发展谱新篇⑤
2025-02-26
中国环境APP
环保
生态文明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通过综合治理涪江、凯江两江水环境,建设城市污水管网,实施引水入城工程和口袋公园植绿等措施,显著改善了城区水域生态环境。
蜀ICP备20210201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