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江24小时
/ 历史
绵阳城区泗王庙挂牌 大禹文化传承基地
2025-09-28
绵阳日报
文化
历史
四川省大禹文化研究会授予绵阳城区铁牛广场的泗王庙‘大禹文化传承基地’称号,以提升公众对泗王庙与大禹关系的认识。
晚风稻香藏真意:解码洪咨夔笔下的田园诗篇
2025-09-21
绵阳日报
历史
文学
人物
洪咨夔是宋代著名诗人,曾任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等职,以自然景象寓理,其作品《幽芳晚凉倚窗观稼》描绘了田园静谧之美,并蕴含《易经》哲思,表达了对自然造化与生命滋养的深刻体悟。
绵阳各地多种形式铭记“九一八”
2025-09-19
绵阳日报
教育
历史
纪念活动
2025年9月18日,绵阳各地通过多种形式纪念‘九一八’事变,包括师生献花、警报鸣放、应急演练等,旨在铭记历史、吾辈自强,并提升安全防范意识与应急避险能力。
我市多地组织集中观看电影《731》
2025-09-19
绵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电影
教育
历史
在绵阳市,9月18日上映的电影《731》引发了广泛关注,多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及市民自发组织观影活动,形成了一股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的主题教育热潮。电影通过真实的史料揭示了二战期间日本731部队在中国东北犯下的反人类罪行,观众反响强烈,表示希望通过观影了解历史,珍惜和平。
各地举行活动纪念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
2025-09-18
央视网
纪念活动
历史
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之际,各地通过撞钟鸣警、拉响防空警报、机动车停驶鸣笛、船舶拉响汽笛、敬献花篮等多种形式纪念活动,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凝聚正义力量 砥砺复兴之志——习近平总书记听取抗战胜利纪念活动总...
2025-09-18
新华社
历史
政治
教育
科技
习近平总书记听取抗战胜利纪念活动总结报告并发表重要讲话,肯定了纪念活动的成功,并强调要用好纪念活动激发的强大正能量,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奋发进取再立新功。活动参与者和相关人员表达了对先烈的敬意以及对未来工作的决心,体现了历史教育、政治动员、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意义。
江油市太白中学开展“观阅兵·铸信仰”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
2025-09-12
绵阳新闻网
教育
爱国主义
历史
江油市太白中学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组织全校师生观看了‘九三阅兵’直播,并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通过专题讲座、阅兵观看和主题班会等形式,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强调了铭记历史、居安思危的重要性。
红色九月| 绵阳涪城:“老兵宣讲”进校园 红色基因薪火传
2025-09-12
涪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教育
爱国主义
历史
在全民国防教育月期间,绵阳涪城区的抗美援朝老兵徐德成为成绵路小学的学生们进行了红色宣讲,通过讲述个人经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学习动力。
以天下为怀 行人间正道——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2025-09-09
新华社
外交
历史
国际关系
文章主要讲述了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和行动,包括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宣示,以及中国在全球事务中的积极参与和贡献,如共建‘一带一路’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时政微观察丨从伟大胜利走向伟大复兴
2025-09-08
绵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时政
历史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并提出全球治理倡议。文章回顾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牺牲与贡献,展望了中国在未来和平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
鲜于侁绵州治绩与《涪江风月》诗解
2025-09-08
绵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历史
文化
诗歌
文章介绍了宋代官员鲜于侁在绵州的治绩与《涪江风月》这首诗的意义。鲜于侁曾担任绵州通判,革除了当地的弊政,重文教民生,留下清誉。诗中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淡泊名利、向往心灵自由的人生追求。文章还纠正了鲜于侁在熙宁年间任职绵州的史志偏差,认为其更可能是在皇祐五年至至和元年之间任职。
鲜于侁绵州治绩与《涪江风月》诗解
2025-09-07
绵阳日报
历史
文化
文章介绍了宋代官员鲜于侁在绵州的治绩与《涪江风月》诗的意义。鲜于侁在任上革除了地方官场的弊端,整顿吏治,重视文教民生。《涪江风月》一诗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淡泊名利、向往心灵自由的态度。文章还纠正了鲜于侁任职绵州的具体时间,认为应为宋皇祐五年(1053年)至至和元年(1054年)之间。
坚定不移朝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
2025-09-05
绵阳市医疗保障局
历史
政治
军事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激励中央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干部职工铭记历史,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传承抗战精神,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共促和平发展 同创美好未来——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为推进人类和平发...
2025-09-05
新华社
外交
历史
和平与发展
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并指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政党政要、专家学者和国际友人对此表示赞同,认为讲话展现了中国对和平发展的坚定承诺。
激发爱国热情 汇聚奋进力量——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鼓舞港澳各...
2025-09-05
新华社
历史
爱国
政治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的讲话极大激发了全体中华儿女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力量,港澳各界人士表示要传承抗战精神,为‘一国两制’实践新局面努力奋斗。
坚定不移朝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习近平总书记...
2025-09-04
新华社
历史
政治
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中央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中引发强烈共鸣,大家表示要铭记历史,传承抗战精神,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在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创造新的伟业。
领航强军,从胜利走向胜利——习近平主席检阅抗战胜利纪念日阅兵受阅...
2025-09-04
新华社
军事
历史
202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人民军队接受习近平主席检阅,展示了从1945年到2025年的辉煌历程和新时代强军事业的成就。阅兵仪式上,展示了各种新型主战装备和功勋荣誉战旗,体现了人民军队的战斗力和精神面貌。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
2025-09-03
新华社
纪念活动
军事
历史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大会通过盛大阅兵仪式,展示了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成就和钢铁意志,同时强调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和平发展道路。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2025-09-03
新华社
纪念活动
历史
习近平在北京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强调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指出中华民族是不畏强暴、自立自强的伟大民族,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致敬川籍抗战英烈,记住这些不朽的名字
2025-09-02
四川在线
历史
纪念
人物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四川籍抗日英烈伍世英、郑少愚、刘一、周鼎铭入选退役军人事务部公布的第四批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四川在线记者梳理了这些不朽的名字,包括赵一曼、王铭章、李家钰等30位四川籍抗日英雄,以致敬他们的英勇事迹。
重磅!任仲平来了
2025-09-02
人民日报
历史
党建
国际关系
文章总结了中国在抗日战争中取得胜利的原因,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在其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以及正义、和平和人民的重要性。同时,文章回顾了中国在过去80年中的发展历程,展望了未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并强调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
董正红看望慰问抗战老兵韩兴德并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
2025-09-01
江油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社会
历史
政府
江油市市委书记董正红看望慰问抗战老兵韩兴德,向其颁发纪念章,并表达了崇高的敬意和问候。同时强调了对老战士的深切关怀以及弘扬抗战精神的重要性。
三台中学高80届校友梁碧波指导的纪录片《胜利》在央视黄金档播出
2025-09-01
绵阳新闻网
教育
影视
历史
由三台中学高80届校友梁碧波指导的十集政论纪录片《胜利》在央视黄金档播出,聚焦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该片披露了大量首次公开的历史资料,并通过国际传播展示了中国抗战的关键地位与重大贡献。
左永祥李云走访慰问抗战老战士老同志并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
2025-09-01
绵阳市人民政府
慰问
纪念
历史
绵阳市领导左永祥和李云走访慰问抗战老战士、老同志,并为他们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表达对他们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事业作出贡献的敬意,强调要弘扬抗战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并关心照顾好这些宝贵财富。
从涪江畔到清华园:聆听穿越60年的“青春回响”
2025-08-31
绵阳日报
历史
教育
科技
一群平均年龄超过80岁的‘老学霸’齐聚清华大学,与绵阳开启一场跨越一甲子的‘时空对话’,唤醒珍贵的‘三线建设’记忆。绵阳市新闻传媒中心与西南科技大学合作,启动口述史采集工作,深入挖掘这段历史,收集珍贵素材,旨在传承三线精神,促进绵阳科技城的发展。
左永祥李云走访慰问抗战老战士老同志并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
2025-08-29
涪江观察
纪念
历史
人物
绵阳市领导左永祥和李云走访慰问抗战老战士、老同志,并为他们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两位领导表示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抗战精神,关心照顾好老战士老同志,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铸就不屈脊梁 激扬爱国情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时代...
2025-08-27
新华社
历史
爱国主义
民族精神
文章回顾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强调了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性,并指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继续弘扬这种精神,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诗画高楼寄友朋——看1100多年前的“越王楼”主题笔会
2025-08-24
绵阳日报
文化
历史
诗歌
唐宣宗大中六年的绵州刺史于兴宗初到任时,在越王楼上写下了一首《夏杪登越王楼临涪江望雪山寄朝中知友》,并绘制了“江山小图”寄给朝中好友,引发了多次诗歌应和,持续了三年多时间,为越王楼进行了高规格的宣传。
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三个维度,重温总书记讲述的抗战岁月
2025-08-18
绵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党建
历史
纪念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背景下,绵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组织了一系列活动,重温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并通过立法形式纪念抗战英雄和牺牲者,强调铭记历史的重要性。
酌中道里碑 ——悠悠岁月中见证古蜀道变迁
2025-08-17
绵阳日报
历史
文化
考古
在绵阳市游仙区芙蓉社区发现了一通清乾隆年间刻立的酌中道里碑,它是古蜀道上的一个重要文物遗存。这通石碑被列入蜀道考古调查的新发现文物之一,对于研究古代绵阳地区的道路交通格局与经济社会状况具有重要意义。专家建议对石碑进行原址保护,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设遮阴避雨设施。
寄情山水诗韵间—— 看唐庚在芙蓉溪畔的人生感怀
2025-08-17
绵阳日报
历史
文化
诗歌
北宋时期的绵州官员唐庚在任职期间常游览芙蓉溪和富乐山,创作了《芙蓉溪歌》和《富乐山怀古》等诗歌,表达了对岁月变迁、历史兴替的感慨以及对当时政治环境和个人命运的无奈,最终因种种原因被贬至惠州。
瓜州东千佛洞壁画展在绵开展
2025-08-17
绵阳日报
文化展览
历史
‘丝路遗珍 西夏梵韵——瓜州东千佛洞壁画展’在绵阳市博物馆举行,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参观。展览展示了瓜州东千佛洞的壁画和彩塑,让观众近距离了解西夏历史文化,感受西域风情。
左绵高楼忆沧桑——读唐庚《登越王楼》感怀历史变迁
2025-08-03
绵阳日报
文化
历史
文章介绍了宋代诗人唐庚在四川绵州的历史事迹和其作品《登越王楼》的内容,以及他在绵州的政绩和后来被贬的经历。
左绵高楼忆沧桑——读唐庚《登越王楼》感怀历史变迁
2025-08-03
绵阳日报
历史
文学
人物
宋朝诗人唐庚在绵州任职期间游览了越王楼,并写下《登越王楼》一诗,感怀历史变迁。唐庚在绵州的政绩得到了认可,但后来因被弹劾而被贬至广东惠州,最终在返京途中病逝。
乐游绵阳 清凉一夏 ‖ 弘扬大禹精神,解锁“大禹十法”文化密码
2025-07-29
绵阳文旅
文化
历史
旅游
文章介绍了大禹及其治水智慧,并通过‘大禹十法’文创产品和动漫作品的形式,弘扬大禹精神,让传统文化更加贴近现代生活。
信美绵州景 难却故园情——从《登越王楼即事》看牛徽的离愁别绪
2025-07-27
绵阳日报
诗歌
历史
唐代牛徽创作了《登越王楼即事》,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个人宦海浮沉的感慨。牛徽出身显赫,多次在蜀地任职,最终因病辞官回到故乡。
文化是灵魂——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与实践(上)
2025-07-27
新华社
文化
历史
党建
文章讲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实践与探索,包括文化大省建设的‘八项工程’、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体制改革等内容。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浙江的文化软实力,也为全国的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人民日报2025“光影中国”影像采风行走进绵阳
2025-07-26
绵阳日报
文化
历史
乡村振兴
摄影
媒体活动
人民日报2025“光影中国”影像采风行走进绵阳,通过实地调研和影像记录,展现了绵阳深厚的人文历史、红色文化和乡村振兴的新面貌。采访团走访了越王楼、七曲山大庙、中国两弹城、四川两弹城博物馆以及石椅羌寨和大禹文化陈列馆,捕捉了城市的独特风貌和历史故事。
研学致远 | 京津行,赋志壮怀
2025-07-21
三台博强外国语学校
教育
研学
文化
历史
科技
四川省三台博强外国语学校组织学生赴北京、天津两地开展夏令营研学实践活动,通过参观天安门、故宫、清华大学、居庸关长城、圆明园、国家海洋博物馆等地,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爱国情感、科技素养和家国情怀。
大型川剧《欧阳修》的台前幕后
2025-07-20
绵阳日报
文化
历史
戏剧
2025年6月,绵阳倾情打造的大型川剧《欧阳修》在成都首演,受到广泛关注。该剧以欧阳修的人生为主线,展现了他从出生到晚年的重要经历,并通过‘画荻教子’等情节突出他的精神力量。同时,作品还融入了宋代美学意境和现实意义的表达,旨在传承和弘扬欧阳修的文化精神。
登临无计解忧思 民生萦怀治有绩
2025-07-20
绵阳日报
诗歌
历史
人物传记
樊宗师在担任绵州刺史期间,创作了《蜀绵州越王楼诗并序》,表达了他对民生凋敝的忧思和对当政者的批评。他虽然遭遇贬谪,但仍勤于政事,得到了当地百姓的认可。
两弹城夏日手记 | 在蝉鸣与寂静中,聆听历史的回响~
2025-07-13
两弹城
历史
旅游
文化
夏日的两弹城,结合了历史的静默与现代科技的活力,通过邓稼先旧居、王淦昌旧居、三防教育馆等场所展现了那段隐姓埋名的岁月和国家的科技成就。
巴歌云水道不尽离情别绪
2025-07-13
绵阳日报
诗歌
历史
咸通六年(865年),薛逢在越王楼为即将升任兵部侍郎、同平章事的高璩送行,写下了《越王楼送高梓州入朝》这首诗,表达了对高璩的感激和惜别之情。诗中提到薛逢虽为晚唐才子但仕途坎坷,最终在高璩去世后得以召回长安任职。
“九一八”事变史实图片展在绵开展
2025-07-13
绵阳日报
历史
展览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绵阳市博物馆与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联合举办了一场主题为‘二战序幕抗战起点——‘九一八’事变史实图片展’,通过47张图板展出210余幅珍贵历史图片,吸引了许多市民参观。展览旨在全面展现‘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背景、经过以及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为期三个月,免费对外开放。
“亚洲第一台”背后的青春接力 驭风而行
2025-07-12
中国青年报
科技
航空
历史
2025年是我国第一座高空台建设60周年。从1965年开始建设到2025年,一代代年轻人在四川绵阳的高空台试验基地中奋斗,实现了中国航空发动机研制的重大突破。该基地经历了地震后的重建,见证了中国航空动力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
安逸四川 乐游绵阳 ‖ 穿越千年的金牛古道,就在游仙城郊的密林深处
2025-07-11
绵阳文旅
历史
文化
旅游
在游仙区游仙街道芙蓉社区棺山梁,发现了一段保存完好的古驿道,即滥泥铺古驿道,属于金牛古道的一部分。这段古道长约300米,至今仍能看到明显的车辙和蹄印,反映了其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和频繁使用。文中提到该古道在清代和宋代都有着重要的地位,是古代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省级第三批地名保护名录正式公布,我市再增8个!
2025-07-11
绵阳市民政局
文化
历史
地名保护
我市又有8个承载着厚重历史、独特文化的地名入选四川省地名保护名录,涵盖了千年古县、千年古镇、百年古镇、红色地名和近现代重要地名等5类。这不仅守护了我们的文化记忆和精神家园,也彰显了绵阳深厚的历史底蕴。
铭记历史!210余幅珍贵历史图片在绵阳展出
2025-07-10
绵阳政事
历史
展览
2025年7月8日,绵阳市博物馆与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联合举办了一场关于‘九一八’事变的图片展览,展出珍贵历史图片210余幅,吸引了众多市民参观。展览分为三个部分,详细展示了‘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人民的影响。
安逸四川 乐游绵阳 ‖ 蜀道寻踪:解锁文昌帝君张亚子的千年传奇密码
2025-07-08
绵阳文旅
文化
历史
宗教
文章讲述了文昌帝君张亚子从西晋时期到唐代,再到现代的文化变迁和信仰影响。张亚子最初是一位布衣仁医,后来因多次被帝王加封,逐渐成为国家信仰的一部分。他的故事与科举制度结合,形成了‘北孔子,南文昌’的文化格局。如今,七曲山大庙依然香火旺盛,他的‘明礼修身,弘德崇文’的精神内核在当代社会中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
今日辟谣(2025年7月8日)
2025-07-08
大爱北川
辟谣
社会
历史
7月8日,杭州地铁发布辟谣声明,称7月7日早高峰车厢冒烟事件是由空调故障引起而非充电宝爆燃。同时,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和公安部网安局分别公布了关于高温谣言和侮辱英烈案件的澄清与通报。
央视力荐 | 暑期孩子必看的9部宝藏纪录片→
2025-07-08
三台教体
教育
文化
历史
推荐了9部暑期适合孩子的纪录片,包括《航拍中国》、《跟着唐诗去旅行》、《如果国宝会说话》、《定风波》、《“字”从遇见你》、《典故里的科学》、《智能时代》、《超级巴斯德》等,旨在通过这些影片让孩子在假期中既能享受乐趣又能增长知识。
央视力荐 | 暑期孩子必看的9部宝藏纪录片→
2025-07-08
三台县草堂中学
纪录片
文化
历史
暑假期间,绵小布推荐了多部适合孩子的纪录片,包括《航拍中国》《跟着唐诗去旅行》《如果国宝会说话》《定风波》《“字”从遇见你》《智能时代》和《超级巴斯德》,内容涉及中国壮丽山河、唐代诗人足迹、文物背后的故事、苏轼的人生经历、汉字的起源与发展以及科学知识的普及等,旨在让孩子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
央视力荐 | 暑期孩子必看的9部宝藏纪录片→
2025-07-08
三台县芦溪二小
纪录片
文化
历史
暑假期间,绵小布推荐了多部适合孩子的宝藏纪录片,包括《航拍中国》《跟着唐诗去旅行》《中国微名片·世界遗产》《如果国宝会说话》《定风波》《“字”从遇见你》《典故里的科学》《超级巴斯德》等,涵盖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科技等多个方面,旨在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充实的假期。
央视力荐 | 暑期孩子必看的9部宝藏纪录片→
2025-07-08
绵阳发布
纪录片
文化
历史
暑假期间,绵小布推荐了9部适合孩子的宝藏纪录片,包括《航拍中国》、《跟着唐诗去旅行》、《中国微名片·世界遗产》、《如果国宝会说话》、《定风波》、《“字”从遇见你》、《典故里的科学》、《超级巴斯德》等,内容涵盖了中国大好河山、唐诗文化、世界文化遗产、文物故事、苏轼人生、汉字起源、科学典故和生物学等领域,旨在让孩子们在娱乐中学习知识,度过一个充实的假期。
这一天,怎能忘!怎敢忘!
2025-07-07
绵阳东辰初中
历史
人物
教育
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改变了三个年轻人的人生轨迹。郑福来成为卢沟桥镇的镇长,并致力于保护卢沟桥的历史痕迹;顾诵芬成为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推动了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钱三强则成为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奠基人,为中国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文章强调了这一天对中国人民的重要意义以及三个年轻人如何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
这一天,怎能忘!怎敢忘!
2025-07-07
今日安州
历史
人物
教育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这一天对郑福来、顾诵芬和钱三强产生了深远影响。郑福来经历了战争的残酷,成为了一名终生守护卢沟桥的讲解员;顾诵芬立志造飞机,成为了著名的飞机设计大师;钱三强放弃留学机会,回国投身科研,为中国原子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一天,怎能忘!怎敢忘!
2025-07-07
两弹城
历史
人物
教育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天,郑福来、顾诵芬和钱三强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郑福来成为卢沟桥镇的镇长,并长期在卢沟桥上讲述抗战历史;顾诵芬立志制造飞机,成为著名的飞机设计大师;钱三强放弃出国留学机会,回国投身科学研究,为中国原子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日历上的普法课】 从七七事变到英烈权益保护:我们如何捍卫历史?
2025-07-07
法治梓潼
普法
历史
社会热点
文章介绍了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实施案例,强调了保护英烈名誉荣誉的重要性,并提出正确传播英烈事迹与精神的方法,呼吁社会各界共同维护英烈尊严。
乔琳《绵州越王楼即事》背后的故事
2025-07-06
绵阳日报
历史
文学
文章讲述了唐代诗人乔琳在担任绵州刺史期间创作的《绵州越王楼即事》及其背后的故事。该诗描绘了乔琳登楼饮酒抒怀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蜀地美景的喜爱和对长安的向往。文章还考证了乔琳在‘三州’任职的具体时间,以及他的仕途经历。
实高学子强国行 ‖ 2025级夏令营参观梓潼两弹城主题活动
2025-07-06
四川省绵阳实验高中
教育
爱国主义
历史
绵阳实验高中2025级夏令营组织学生参观梓潼两弹城,通过缅怀仪式、展览馆学习和防空洞体验,让学生深入了解两弹精神,感悟老一辈科学家的奉献和坚韧,激发爱国情怀,鼓励学生在未来的道路上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李诗新读】《登锦城散花楼》里的少年心事与大唐风华
2025-07-04
李白故居青莲文化旅游度假区
文化
历史
诗歌解读
文章通过解读李白的《登锦城散花楼》,展现了少年李白对未来的期待、对忧愁的排解以及对世界的认知。诗中不仅描述了散花楼的美景,更体现了李白的豪情壮志和对大唐盛世的向往。
法状元、邱小姐法治IP简介
2025-07-04
法治梓潼
法治文化
历史
科技
文章介绍了四川省梓潼县的法状元、邱小姐法治IP的由来及其象征意义。法状元IP源于梓潼深厚的法治文化底蕴,包括文昌帝君的法治思想和‘守规矩而遵法度’的理念。邱小姐IP则与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相关,象征着科学家们的隐姓埋名、不惧艰难的精神,以及保守国家秘密的法治精神。文章还提到了法‘梓’‘潼’行LOGO的创意设计,融合了梓潼法治文化与科学精神。
【游仙】如何布局“文旅+百业”大文章
2025-07-03
绵阳日报
文化
旅游
历史
城市发展
游仙区召开优秀传统文化研讨暨文旅融合发展专家咨询会,多位文化、旅游领域的权威专家提出建议,包括挖掘‘非常之人’的时代价值,打造‘诗书游仙’和‘富乐浪漫游’品牌,实现文化特质化、精细化与现代化,以及完善景点布局和内容创新等方面,旨在推动文化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
重磅!一系列活动发布!
2025-07-03
绵阳发布
文化
历史
新闻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7月3日发布消息称,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将举办一系列活动。包括9月3日在北京举行文艺晚会,8月至10月举办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8月至9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美术作品展,以及多部抗战主题文艺作品的创作和展播。此外,9月在抗战纪念馆将举办主题展览,展出大量照片和文物。
安逸四川 乐游绵阳 ‖ 一起出发!绵阳12处“红色地标”等你打卡→
2025-07-01
绵阳文旅
旅游
历史
文化
绵阳市推出12处红色教育基地,涵盖两弹城、红军桥、王右木纪念园等景点,通过红色文物和历史遗迹传承革命精神,结合爱国主义教育与研学实践,展现绵阳深厚的红色文化资源。
七一 | 涪江红韵·江油红色文化地图
2025-07-01
江油文旅
红色文化
旅游
历史
文章介绍江油市的红色文化遗产,包括红军胜利纪念碑、王右木纪念园、青林口红军桥、红军文物陈列馆和西山烈士陵园。这些景点展示了红军长征历史、革命先驱王右木的生平及江油的红色历史,旨在传承红色精神,推动红色旅游发展。
七一建党节 · 中国两弹城
2025-07-01
两弹城
党建
历史
红色文化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节之际,四川的中国两弹城成为了党员感悟初心、汲取力量的重要场所。通过参观两弹历程馆和邓稼先铜像,党员们重温了‘两弹一星’精神,并思考如何在新时代传承这一信仰。
“七一” 建党节:回望烽火路,礼赞党旗红
2025-07-01
三台文旅
党建
历史
文化
在七一建党节之际,回顾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表达对党的敬意与感恩。强调党的领导对于全面小康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并号召大家听党话、跟党走,继续奋斗前行。
绵阳8处地名入选第三批省级地名保护名录公示名单
2025-07-01
绵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文化
历史
旅游
四川省绵阳市8处地名入选第三批省级地名保护名录公示名单,包括江油千年古县、魏城镇和重华镇千年古镇、雎水镇和忠孝乡百年古镇、王右木纪念园和北川红三十一军总医院旧址红色地名以及鲁班水库近现代重要地名。这些地名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对于弘扬四川文化、推动地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永远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
2025-06-30
盐亭发布
党建
政治
历史
文章回顾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成就,并强调了党的领导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文章还介绍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作风建设、自我革命等方面的努力,以及在面对风险挑战时的决心和策略。
《文昌帝君阴骘文》: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2025-06-30
七曲山风景区
传统文化
历史
《文昌帝君阴骘文》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篇关于为人处世的道德教诲文章,强调广行阴骘、善待他人的重要性,并通过历史故事阐述了积德行善带来的正面影响。
安逸四川 乐游绵阳 ‖ 相约翠云廊 徒步古蜀道 “七曲山千人徒步游”开启暑期旅游热潮
2025-06-29
绵阳文旅
旅游
文化
历史
2025年6月28日,来自成都的1190名旅游达人和徒步爱好者参加了‘七曲山千人徒步游’活动,旨在推广七曲山的旅游资源和蜀道文化。活动展示了古蜀道的历史意义以及七曲山翠云廊的千年古柏群,推动了当地的旅游经济发展,并计划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培育特色项目等方式持续发展古蜀道徒步游活动。
探秘三台东汉崖墓:三室古墓藏玄机 精美石雕越千年
2025-06-29
绵阳日报
考古
历史
在三台县秋林镇秋方村发现了一座保存完好的东汉‘三室’崖墓,墓壁与墓龛上有精美雕刻,推测墓主家境殷实,身份地位较高。当地政府计划加强保护并合理开发利用这一文化遗产,推动乡村振兴和地方经济发展。
磊落州府溯唐风:解读杜甫《越王楼歌》的文化密码
2025-06-29
绵阳日报
文化
历史
旅游
2025年6月30日,绵阳日报报道了杜甫在762年滞留绵州时创作的《越王楼歌》,该诗详细描绘了越王楼的历史与景色,并提升了其知名度。越王楼作为唐代四大名楼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经过重建,越王楼已成为绵阳的地标性文化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
历史上的今天|纪念钱三强逝世33周年
2025-06-28
两弹城
纪念
历史
今天是‘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逝世33周年的纪念日,宣教部对此进行了缅怀致敬。
相约翠云廊 徒步古蜀道 “七曲山千人徒步游”开启暑期旅游热潮
2025-06-28
七曲山风景区
旅游
文化
历史
2025年6月28日,来自成都的1190名旅游达人和徒步爱好者在七曲山参加“七曲山千人徒步游”活动,旨在弘扬蜀道精神,推广七曲山的旅游资源。活动展示了翠云廊古蜀道的魅力以及七曲山近年来在旅游经济方面的提升和发展。
重磅!阅兵安排,来了!
2025-06-27
新华社
军事
历史
新闻发布会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将于9月3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包括检阅部队、颁发纪念章、公布纪念设施名录等。此次阅兵将展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及新型作战力量,并邀请国民党抗日老兵、国际友人等观礼,彰显中国军队的体系作战能力和大国担当。
安逸四川 乐游绵阳 ‖ 蜀道寻踪:解密七曲山“大庙”的岁月绮梦
2025-06-26
绵阳文旅
历史
文化
文章讲述了四川绵阳七曲山大庙的历史变迁。自东晋时期起,七曲山是祭祀文昌帝君的圣地,后因张献忠封其为‘太庙’,又因清政府的打压,百姓巧妙改匾为‘大庙’以保全庙宇。如今,大庙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文昌祖庭,承载着中华‘崇文重教’的精神,见证着千年文脉传承。
蜀道寻踪:解密七曲山“大庙”的岁月绮梦
2025-06-25
梓潼旅游
文化
历史
七曲山‘大庙’是蜀道深处的千年圣地,曾作为祭祀文昌帝君的文昌宫,后因张献忠封为‘太庙’,后因清军搜查被改为‘大庙’保存下来。如今,它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文昌祖庭,见证了文人学子的信仰与中华民族崇文重教的精神传承。
油画里的祁连山回声!绵阳这场展览再现西路红军征战历史
2025-06-25
绵阳新闻网
文化
历史
刘增宪教授在绵阳师范学院美术馆举办油画展览,再现西路红军征战历史。展览展出76幅油画作品,涵盖西路军成立、石窝会议、永昌八坝狙击战等关键历史事件,通过艺术形式呈现革命历史,吸引观众参观与交流。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介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2025-06-25
新华社
国际
历史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发布会,介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总体安排。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将出席相关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纪念活动包括纪念大会、纪念章颁发、主题展览、座谈会、公祭仪式、文艺晚会等多项内容,同时将举行阅兵仪式,并邀请国际友人和相关人士参与,以缅怀历史、弘扬抗战精神。
重磅!阅兵安排,来了!
2025-06-24
大爱北川
军事
历史
时政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6月2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阅兵安排。阅兵将展示我军改革后的新型军兵种结构,以及国产现役主战装备的最新成果,包括徒步、装备和空中梯队。同时,活动将邀请抗战老兵、国际友人及参加过维和任务的部队参与,体现我国武器装备自主创新能力及维护世界和平的大国担当。
四川一批千年古镇、古县拟入名录!绵阳多个入选→
2025-06-23
绵阳政事
文化
历史
地名保护
四川省民政厅公示了第三批省级地名保护名录的拟定名单,包括江油市在内的多个千年古县、千年古镇、百年古镇、红色地名、古建筑和遗址遗迹等11个类别共57个地名。
你知道吗?绵州这些特产也是唐代贡品
2025-06-23
绵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历史
农业
文化旅游
唐代绵州(今绵阳)拥有诸多被列为朝廷贡品的名优特产,包括柑橘、白藕和甘蔗等。文章介绍了这些特产的历史背景及其在当时的珍贵地位,强调了绵阳地区的农业历史和文化传承。
你知道吗?绵州这些特产也是唐代贡品
2025-06-22
绵阳日报
历史
文化
近日,由马伯庸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长安的荔枝》热播,引发了对唐代贡品的关注。文中提到,除了荔枝,唐代绵州(今绵阳)还有金银、绫绵、丝布、橘、白藕、甘蔗等名优特产被列为朝廷贡品,反映了绵州当时的农业发达和特产品质卓越。
旅泊千里过绵州——看王勃与故人的离别愁绪
2025-06-22
绵阳日报
文化
历史
诗歌
本文讲述了初唐诗人王勃游历蜀中的经历,特别是他在绵州与故人薛华的两次离别,以及所作的《别薛华》和《重别薛华》两首诗,展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羁旅之苦的情感。
央视《烽火记忆:抗战路上的大学故事》聚焦三台 镜头回溯抗战烽火中的东北大学
2025-06-17
三台融媒
教育
历史
2025年6月13日至14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教育部思政司联合摄制的纪录片《烽火记忆:抗战路上的大学故事》摄制组到三台县拍摄,挖掘东北大学抗战时期内迁三台办学的历史,展现其教育报国的光辉历程,纪录片预计2025年8月底至9月在央视播出。
央视纪录片摄制组走进三台!揭秘东北大学三台烽火记忆
2025-06-17
三台教体
教育
历史
文化
央视纪录片摄制组走进四川三台,揭秘东北大学在三台的烽火记忆。1938-1946年,东北大学内迁三台办学八载,与当地群众共克时艰,留下珍贵历史印记。纪录片《烽火记忆》将展现这段历史,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中共中央举行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2025-06-15
盐亭教体发布
政治
历史
人物
中共中央于6月13日举行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的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陈云同志在革命、建设、改革中作出的重大贡献,号召学习其崇高精神风范、丰富领导经验及科学思想方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伟业而奋斗。
从《不见》看诗圣诗仙的深厚情谊
2025-06-15
绵阳日报
文学
历史
这首《不见》是杜甫写给李白的最后一首诗,表达了他对李白的思念和关切。杜甫提到李白因‘永王之乱’而下狱,自己无法及时得到消息,不知道李白的近况。杜甫希望李白能有机会回到故乡,继续追求文学梦想。
数据梓潼:解锁翠云廊的生态与历史密码
2025-06-13
梓潼旅游
旅游
生态
历史
梓潼作为蜀道翠云廊的起点,拥有1万多株古柏,其中最古老的树龄达2300余年,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峰值高达32,000个,年吸收二氧化碳1.2万吨。古驿道遗存见证了2300年的历史,青石板上磨损厚度达18厘米,状元祈福带承载了人们对知识的渴望。梓潼的古柏长廊单日释放氧气量达24吨,为地球提供6500把巨型遮阳伞,是生态与历史交融的绿色秘境。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拍摄组走进三台中学
2025-06-13
四川省三台中学
教育
历史
文化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拍摄组于2025年6月13日走进四川三台中学,拍摄《烽火记忆:抗战路上的大学故事》纪录片,讲述东北大学在三台中学办学的历史。东北大学曾在三台租用三台中学等场所办学,发展至五院十二系,并诞生首届研究生。双方友谊深厚,多次举办交流活动,东北大学还带来先进学术和足球文化,促进三台教育发展。
抗战胜利80载 绵阳盐亭“移动英烈事迹展”纪念英魂不朽
2025-06-13
盐亭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历史
纪念活动
爱国主义教育
绵阳市盐亭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县档案馆开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主题活动,通过专题展板和现场讲解等方式,展示盐亭人民在抗战中的牺牲和贡献,并发放宣传资料,旨在激发全民爱国热情,推动爱国主义教育。
绵阳市各地积极讲好档案故事传递档案声音
2025-06-12
绵阳日报
文化
教育
历史
在2025年的国际档案日,绵阳市各级档案部门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包括档案馆开放日、专题讲座和主题展览等,旨在普及档案知识,传播红色文化和见证城市发展。
我市各地积极讲好档案故事传递档案声音
2025-06-12
绵阳日报
档案
历史
文化
教育
在第18个国际档案日,绵阳市及下属地区积极举办宣传活动,通过展览、讲座、征文等形式,展示城市变迁、传递红色文化和唤醒历史记忆,增强了公众对档案工作的认识和参与度。
观打鱼歌:感受杜甫在绵州的慢生活与济世诗心
2025-06-08
绵阳日报
诗歌
历史
社会
唐宝应元年(762年)七月,杜甫在成都徐知道叛乱被迫滞留绵州时,通过两次观鱼经历,表达了对个体命运的悲悯和社会现实的批判。他在东津渡感受到了渔民的劳作和商贾的忙碌,这些景象成为了他诗歌中的生动描写,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巾帼传薪火 芳华担使命|陈毅《咏原子弹》
2025-06-05
两弹城
科技
历史
文章通过陈毅的《咏原子弹》诗歌,探讨了中国在核武器研发中的战略思想,强调其和平使用的宗旨。
【李诗新读】留下这首《别匡山》后,李白作别了故乡……
2025-06-03
李白故居青莲文化旅游度假区
文学
历史
文化
文章通过重新解读李白的《别匡山》,探讨了其背后的个人成长、时代背景及自我认知。诗中描绘了李白成长环境与心理变化,揭示了他从匡山书院离开的抉择,反映了唐代文化繁荣与科举制度对士人影响,以及李白对自身才华的自信与追求。
学习新语·中华文明|字里行间的中华基因
2025-06-03
绵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党建
文化
历史
本期“学习新语·中华文明”栏目聚焦河南安阳殷墟,通过龟甲兽骨探索中华文明的基因密码,旨在守护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
【梓潼】《地名天府·文化寻根》走进梓潼
2025-06-03
绵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文化
旅游
历史
2025年6月3日,《地名天府·文化寻根》大型地名文化线下活动在梓潼县举行,活动以‘蜀道寻踪’为主题,通过徒步挑战、书画摄影展、沉浸式体验和文艺汇演等形式,展示了梓潼县的地名文化和历史传承。当晚的文艺汇演分为四个篇章,以时空对话和情景表演的形式,增强了公众的文化自信与使命担当。
上一页
下一页
蜀ICP备20210201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