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江24小时
/ 文学
晚风稻香藏真意:解码洪咨夔笔下的田园诗篇
2025-09-21
绵阳日报
历史
文学
人物
洪咨夔是宋代著名诗人,曾任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等职,以自然景象寓理,其作品《幽芳晚凉倚窗观稼》描绘了田园静谧之美,并蕴含《易经》哲思,表达了对自然造化与生命滋养的深刻体悟。
左绵高楼忆沧桑——读唐庚《登越王楼》感怀历史变迁
2025-08-03
绵阳日报
历史
文学
人物
宋朝诗人唐庚在绵州任职期间游览了越王楼,并写下《登越王楼》一诗,感怀历史变迁。唐庚在绵州的政绩得到了认可,但后来因被弹劾而被贬至广东惠州,最终在返京途中病逝。
青春作伴 文心永驻——九旬王蒙与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的文学情缘
2025-07-25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文化
教育
文学
91岁的王蒙先生作为四川文化艺术学院顾问,通过文学艺术馆、讲座、研讨会等多种形式与该校师生保持密切联系,传承文学与艺术精神,鼓励学生们创新与终身学习。
江油作家梁柱生新出两部故事集
2025-07-13
绵阳日报
文学
出版
江油作家梁柱生新出版了两部故事集《谷堆旁边讲故事》和《情真意切》,内容涵盖了时代故事、非遗故事、红色故事以及爱情、友情、亲情等多种题材。这两部作品分别收录了45篇和48篇故事作品,并且梁柱生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已有丰富的创作经验。
乔琳《绵州越王楼即事》背后的故事
2025-07-06
绵阳日报
历史
文学
文章讲述了唐代诗人乔琳在担任绵州刺史期间创作的《绵州越王楼即事》及其背后的故事。该诗描绘了乔琳登楼饮酒抒怀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蜀地美景的喜爱和对长安的向往。文章还考证了乔琳在‘三州’任职的具体时间,以及他的仕途经历。
【每月好书】七月推荐书单
2025-07-03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
文化
文学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融媒体中心推荐七月书单,包含六本特色书籍,分别探讨中国手艺、民间信仰、历史记忆、非遗传承、古建筑文化及游牧文明。每本书籍均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与生命力,呼吁读者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回归慢与本真。
匡山夜读第11期|也许(外二首)
2025-07-03
江油文旅
文学
本期《匡山夜读》刊登了诗人墨蓝的两首诗《也许》和《早安涪江》,以及《当归与独活》。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如秋日思念、江边晨景、深夜独处等,通过诗意的语言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科医文苑】暗室
2025-06-27
四川省科学城医院
文学
医疗
诗歌作品《暗室》通过描绘影像师在暗室中使用超声波技术探测胎儿心跳的场景,展现了医疗工作者在科技与人文之间的微妙平衡。另一首诗歌《三月赋》则以春日景象为背景,表达了对健康与生命的美好祝愿。文章末尾介绍了四川省科学城医院的相关信息及其多个医学学科特色。
【朗读者】第八十九期|您好,您的订单已送达,请五星好评哦!
2025-06-26
绵职财经说
文学
文化
阅读
本期《朗读者》节目介绍作家马伯庸的《长安的荔枝》,通过历史典故讲述基层小吏李善德如何在唐代官僚体系中完成绝境中的荔枝转运任务,探讨权力结构、职场生态与人性本质。小说以现实隐喻揭示个体在庞大系统中的无力与抗争,同时引发对理想主义与道德底线的思考。
匡山夜读第10期|故里的雪(外四首)
2025-06-25
江油文旅
文学
丁余科的诗作《故里的雪(外四首)》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展现了冬日乡村的静谧与雪的纯洁,以及人在孤独中的内心波动。诗中意象丰富,情感真挚,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
匡山夜读第9期|暮色中(组诗)
2025-06-19
江油文旅
文学
诗歌
黄晓的组诗《暮色中》通过描绘黄昏、黄昏之后、大雪三个场景,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抒情语言,展现了暮色中的宁静与思考,以及对亲人、生活的深情描绘。
从《不见》看诗圣诗仙的深厚情谊
2025-06-15
绵阳日报
文学
历史
这首《不见》是杜甫写给李白的最后一首诗,表达了他对李白的思念和关切。杜甫提到李白因‘永王之乱’而下狱,自己无法及时得到消息,不知道李白的近况。杜甫希望李白能有机会回到故乡,继续追求文学梦想。
【李诗新读】留下这首《别匡山》后,李白作别了故乡……
2025-06-03
李白故居青莲文化旅游度假区
文学
历史
文化
文章通过重新解读李白的《别匡山》,探讨了其背后的个人成长、时代背景及自我认知。诗中描绘了李白成长环境与心理变化,揭示了他从匡山书院离开的抉择,反映了唐代文化繁荣与科举制度对士人影响,以及李白对自身才华的自信与追求。
学区研修‖深耕阅读写作促专业成长--涪城区城南学区语文组杨家中学研修活动记
2025-05-30
绵阳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
教育
教师培训
文学
涪城区城南学区语文教师于5月28日开展以‘教师阅读与写作专业成长经验交流’为主题的研修活动。绵阳市实验中学孙红梅老师分享体察式作文教学经验,倡导教师加入成长共同体。陈政老师分享阅读实践,肖悦老师展示经典研习模式。杨碧兰老师肯定读写引领教学的做法,强调语文教师应通过读写提升专业素养,消除倦怠,实现‘以文育人’。
沙汀故里 魅力实中 | 辛垦文学(第四期)
2025-05-28
绵阳市沙汀实验中学
教育
文学
文章介绍了四川绵阳市沙汀实验中学的文学社团活动,通过两篇学生作文《寻觅春天》和《又见春天》,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展现了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观察与感悟。同时,文章强调了沙汀先生的文学思想和革命精神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体现了学校在文学教育方面的成果与特色。
《绵阳赋》专题座谈会举行
2025-05-19
绵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文化
文学
历史
近期,绵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等单位组织召开了《绵阳赋》专题座谈会。该赋由93岁老同志高显齐创作,旨在纪念绵阳建市40周年,文辞优美,展现了绵阳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与会专家学者对《绵阳赋》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其记录了绵阳悠久的历史文脉,并生动展示了城市从古蜀道咽喉到中国科技城的变迁。
江楼别宴寄幽怀 月彩高深照客心
2025-05-18
绵阳新闻网
历史
文学
诗歌
文章讲述了唐代诗人杜甫晚年辗转四川的生活经历,以及他在成都送别好友严武到绵州的场景,通过《送严侍郎到绵州同登杜使君望江楼宴》一诗展现了杜甫的羁旅离情和对友人的不舍。同时,文章还提及了杜甫在绵州因战乱滞留的情况,并介绍了杜甫的生平及作品。
绵阳作家展风采 《民间文学》连推本土作家佳作
2025-04-20
绵阳日报
文化
文学
《民间文学》月刊连续推出绵阳本土作家梁柱生和秦加倪的作品专栏,刊发了他们的多篇故事作品,展现了当地作家的风采。专栏主要讲述了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故事,包括一家民营企业资助贫困大学生、清朝船匪改行救援以及观蝶会会长的贩毒事件等。
长篇纪实文学《羌山之门》新书发布
2025-04-20
绵阳日报
文化
文学
乡村振兴
2025年4月19日,绵阳作家陈霁的长篇纪实文学《羌山之门》新书发布会在北川石椅羌寨举行。该书讲述了石椅村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的变迁,全景式展现了石椅村从闭塞山村到文旅示范村的转变过程。
“名家开讲·涪江讲坛”第二十一期在绵举行
2025-04-13
绵阳日报
文化
文学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蔡丹君在绵阳市举办的‘名家开讲·涪江讲坛’第二十一期活动中,以《李白的乡愁》为主题,探讨了李白为何长期远离家乡却不断用诗歌表达思念之情。讲座揭示了李白的乡愁不仅是怀旧,更是对生命源点的哲学回望,成为了唐诗影响后世乡愁诗学的重要底色。
总有人去擦亮星星——段鸿叶
2020-12-25
绵外实校服务平台
教育
文学
人物传记
文章通过诗歌和故事叙述,讲述了教师段鸿叶默默奉献的精神。她带着水桶和抹布,帮助学生擦亮星星,象征着她为学生点亮希望与梦想。文中描绘了她冬日里坚持教学、牺牲个人时间陪伴学生的情景,展现了她对学生深远的教育影响,以及她为学生的成长所付出的努力。
蜀ICP备2021020156号-1